



某醫(yī)院的鈷治療機使用7年后,因鈷源放射性活度降低,需換新鈷源。由于鈷源安裝始終存在輻射的潛在危害,因此,必須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并進行嚴密的輻射劑量監(jiān)測?,F(xiàn)將該次換源時的個人劑量監(jiān)測結果報告如下。
1 鈷源及換源時個人劑量監(jiān)測結果
該醫(yī)院換源時, 舊鈷源的放射性活度為4325.3×1010Bq,新鈷源放射性活度為11062.3×1010Bq,裝在專用鉛罐內(nèi)。
本次換源有2位操作人員參加,在鈷治療機的機房內(nèi)進行,換源過程中,2名操作人員頭、胸、腹、手均佩戴硅酸鎂筆式個人劑量計進行個人劑量監(jiān)測。同時采用XS一Ⅲ 型X射線巡測儀、FD一3013數(shù)字γ輻射儀進行工作場所監(jiān)測并采用電視系統(tǒng)監(jiān)護。換源過程共用6 h,先采用千斤頂頂起鈷源鉛罐,與鈷治療機對接,欲將舊源倒出,但進行數(shù)次均未成功。后改用吊裝,將鉛罐吊起與鈷治療機對接后倒源,舊源倒出與新源倒入較順利,一次成功。
2 討論
此次換源操作人員所受劑量較大。分別為:頭部(563.0±27.6) ×10-7~(1 441.2±131.1) ×10-7C/kg; 胸部(508.3 ± 32.0) × 10-7~(1 790.5±57.0) ×10-7C/kg; 左手(1 374.1±77.4)× 10-7C/kg; 右手(1 573.5±66.0) ×10-7~(2 160.2±178.3) ×10-7C/kg。其主要原因為該院準備工作未做好,采用千斤頂頂起鈷源鉛罐與鈷治療機對接方法倒源數(shù)次未成所致。因此我們認為,鈷治療機換源過程中,必須加強個人防護,并進行個人劑量監(jiān)測;換源前應有嚴密的倒源計劃及應急措施,并報衛(wèi)生行政部門審批。換源單位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, 以防止事故發(fā)生,將操作人員的受照劑量限制在較低水平。